嶄新的征程正于腳下徐徐展開。
圍繞“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深化“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著力點和突破點在哪?“必須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撐”“全面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快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現代產業體系,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省政府工作報告里鮮明的指向,激起了在南京參加省兩會的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的共鳴。
從市兩會到省兩會,聚焦高質量發展的討論始終熱度不減。極不平凡的2020年,無錫應對疫情、汛情和外部環境變化等疊加影響,經濟發展取得來之不易的成果;迎向未來,無錫更要勇挑爭當全省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重擔。在省兩會現場,無錫代表委員們直陳建議、貢獻良策,熱切期望拓展高質量發展新境界、用過硬成果開辟未來、開創新局。
?構建創新引擎,為重構產業形態注入“新元素”
■ 省人大代表、宜興市委書記 封曉春
“以創新引擎的全面構建、產業質態的全面提升,來推動宜興發展量質齊升、跨越趕超。”封曉春表示,要把“十四五”作為強化科技創新、加快產業轉型的攻堅期、突破期。
過去的五年,宜興堅持走產業強市之路,指標增幅、在無錫位次整體躍升。中環、雅達等一批超50億元、100億元重大項目相繼引進,集成電路、新能源、生態文旅等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迅猛,進一步增強了宜興“奮進‘十四五’、開創新局面”的信心決心。
封曉春認為,推進高質量發展,宜興要更好踐行新發展理念,以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和產業科技創新體系這“兩個體系”為根本抓手。年初,宜興發布《宜興市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和《宜興市電線電纜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明確了打造世界一流的電線電纜智造基地、全國最具影響力的環保智能制造產業基地等目標定位。在“十四五”開局之初,兩大支柱產業規劃的發布,拉開了宜興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的序幕。
宜興還積極實施集成電路、新能源、生命科學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五年倍增計劃。去年,宜興集成電路產業營收增幅居無錫大市之首,接下來將持續深化“造鏈、補鏈、強鏈、延鏈”工程,加快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體格”,為重構宜興產業形態注入“新元素”。
“以科創賦能產業、以產業承載科創,兩者結合、互促并進,才會釋放出最強動力,這是宜興高質量發展、加速度趕超的主要路徑。”封曉春介紹,在深度融入太湖灣科創帶建設中,宜興將全域布局科創、建強科技載體、培育創新企業、集聚高端人才。把雙招雙引作為今年的首要任務,春節過后宜興就將召開雙招雙引大會,加快出臺宜興科創帶建設相關規劃,編制形成高鐵科創城“戰略規劃與城市設計”,一體打造宜興科創帶核心區、錫宜協同科技創新核心區,全市域融入、高標準建設太湖灣科創帶。
引進創新人才,步子再大一些
■ 省人大代表、無錫隆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朝輝
“我的建議是:政府引進人才的步子邁得再大一點!”省人大代表、無錫隆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朝輝表示,此次參加省兩會他帶去了關于人才引進方面的建議。
剛剛參加過市兩會的楊朝輝激情滿懷,“‘十四五’期間無錫將著力搶占創新驅動發展新賽道,勇當科技創新開路先鋒,而人才是最寶貴的創新發展資源。”隆瑪科技就是在各類人才的“加持”下,從一家默默無聞的民營企業,成長為年產值超1.2億元,集投資、新能源、智能制造為一體的創新型高科技上市公司。
作為省人大代表,楊朝輝經常參加長三角一體化等議題的調研,在調研中發現,與上海、浙江、深圳等地相比,無錫乃至江蘇“拼搶”人才的勁頭還不夠猛,制度創新的力度還不夠大,導致對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他曾經為一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創業落戶無錫“牽線搭橋”,但各地人才政策經過比拼后,最終那位高層次人才去了浙江。他說,由此涉及績效評估、薪酬制度、股權激勵等方面一系列政策的建立和調整,無錫有很多工作要做。
楊朝輝還關注到企業“走出去”面臨的一些問題。他表示,當前企業面臨很多機遇,比如長江經濟帶建設、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不少企業抓住機會積極“走出去”。像無錫隆瑪科技的產品如今已成功銷往越南、南非等全球50余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市場的業務量已逐步超過國內市場。但機遇多多,挑戰也不少。比如說,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企業面臨不同的法律體系、稅收體系和文化環境,這就要求事先做好功課、規避風險。他盼望政府在鼓勵民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上能給予更多輔導和便利,消除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的顧慮和風險,從而能夠讓企業更加專注于技術攻堅和自身發展,進一步推動行業發展躋身全球價值鏈更高層。
科技創新要以重大創新平臺吸引人才
■ 省政協委員、中國船舶集團首席專家、702所研究員 顏開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必須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加快科技自立自強,這讓顏開十分贊同。顏開說,如今,中國要向創新型國家看齊,無錫要真正成為科技創新高地,應進一步激活改革創新的活力,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來服務無錫。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
“無錫的人才總量和層次,還不能滿足當前無錫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需要。”顏開總結。無錫在吸引人才上可更多借鑒廣東省的做法,通過創建一批創新平臺,設立一批重大關鍵技術項目,吸引外來高端人才與本地人才相結合,解決無錫產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從而激發創新活力。無錫應建立更多大平臺,用平臺形成創新生態,用政策、氛圍、措施、待遇,留住外地的高端創新創業人才;以靈活機制釋放人才活力,讓人才來平臺中發揮才能,為無錫解決問題,實現“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在重大創新平臺的建設中,太湖實驗室舉足輕重。如今,各個省份爭創國家實驗室,競爭激烈,要想讓太湖實驗室掛上“國字號”,江蘇必須全力出擊。深海裝備技術領域是江蘇省最有優勢的領域,顏開建議,盡快將建設完善太湖實驗室,奪取國家實驗室招牌列入省委省政府2021年度的重點工作。
當務之急,還是要為太湖實驗室建立一套完整的運行機制,并做好頂層規劃。顏開認為:“國家實驗室,要按照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謀劃發展目標,要集聚戰略科技力量。”智能化是船舶工業的必然趨勢,我國在船舶的智能化方面還比較薄弱,可把船舶的智能裝備研發納入太湖實驗室的研究范疇,加大力度研發船舶海工裝備的智能傳感器件、智能控制器件和智能系統,為智能化深遠海洋裝備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增強太湖實驗室與周邊船舶配套企業的協同能力,帶動無錫乃至江蘇船配產業的轉型升級。
政企合作,加快醫藥產業創新平臺建設
■ 省政協委員、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 王磊
省委書記婁勤儉在政協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提到江蘇要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這與阿斯利康植根江蘇發展的初衷不謀而合。
王磊表示,勇創全省“強富美高”建設示范區、勇當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領跑者,無錫多年來不斷在全省引領現代化建設中體現著無錫擔當、作出無錫示范、貢獻無錫力量。近幾年,阿斯利康將中國研發和商業創新的基地同樣落戶無錫,先后建立的小分子創新藥物研發基地和迪哲醫藥致力于不斷提升中國本土研發能力,2017年在無錫落成的中國健康物聯網創新中心正幫助醫療產業科技創新力量不斷匯聚,積極推動健康創新方案從孵化到落地,并加大力度推動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高新技術應用。
2020年4月,阿斯利康與無錫市政府、無錫高新區合作共建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開園一年已經成功吸引到30余家海內外優秀企業、7個國際戰略合作伙伴。王磊表示,這離不開“政企合作”模式帶來的巨大效能,“未來阿斯利康期待攜手更多合作伙伴助力促進海內外醫藥健康產業交流,引進創新力量并多維度地賦能入園企業在無錫、江蘇,乃至整個中國的發展。”
此次,王磊帶著盡快建立以“五病五癌”為主的慢病及癌癥防控體系的議案參加兩會,建議制定覆蓋基層社區百姓的慢病及癌癥早診早篩策略,設立專項資金,建立專家咨詢委員會,制定篩查流程及操作指南,并在全省基層社區推廣應用。同時,立足產業發展現狀,他提議省級政府層面牽頭組織搭建高層級平臺,把相關政府部門和江蘇內外資醫療企業匯聚起來,通過定期舉辦醫療產業發展高層論壇、座談會等形式,打造企業家與政府直接對話的平臺,共謀江蘇醫藥產業發展大計。
建立“數字化”思維,賦能產業轉型升級
■ 省政協委員、朗新科技集團董事長 徐長軍
“聆聽了婁勤儉同志在政協開幕式的講話,作為江蘇科技企業的代表感到十分自豪。”省政協委員,朗新科技集團董事長徐長軍說,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和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的重要時點,江蘇人民正在用過硬成果,一步一個腳印地把“強富美高”的宏偉藍圖變為現實美景。
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省政府工作報告里專門提到了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通過深入實施“大數據+優勢產業鏈”行動,扎實推進“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產業深度融合,促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徐長軍認為,當前社會正處在由工業時代向數字時代邁進的重要階段,面向未來的20年,數字化將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動力,也將成為提升城市治理、產業升級、百姓幸福感的重要支撐。
身為落地無錫、聚焦產業數字化的科技企業,朗新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徐長軍表示,正如省委書記婁勤儉所說,時間不等人、機遇不等人、發展不等人,加快數字經濟建設、加強產業數字化發展在當下尤為必要。“數字化將幫助企業、機構和社會打通堵點、難點,全面提升社會運轉的效率和品質。助力無錫在‘雙循環’中充分發揮示范和表率作用,更有底氣地喊出高質量發展看無錫的時代之聲。”
在帶領朗新科技持續探索數字化賦能產業的過程中,徐長軍意識到,應以全新的視角來認知數字化,在全社會中培養、建立“數字化心智”和“數字化思維”。無錫在社會經濟領域已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在新的數字時代里,更應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和魄力成為推動數字經濟和數字時代的“領頭羊”。朗新科技作為無錫本土一家數字化技術和服務企業,將為建設數字時代的“江蘇表率”、“江蘇示范”貢獻力量。
聚力打造世界級江蘇高端紡織產業集群
■ 省政協委員、無錫一棉紡織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周曄珺
加快實施“產業強鏈”三年行動計劃,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諸多舉措,令周曄珺委員倍感振奮。“江蘇省內,無錫、南通、蘇州、常州等地擁有百年紡織基因,產業基礎扎實、底蘊深厚,建議政府充分發揮平臺優勢,集聚各方優質資源,打造世界級江蘇高端紡織產業集群,助力企業提升發展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更好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周曄珺委員表示已提交相關提案,為推動江蘇高端紡織產業發展鼓與呼。
周曄珺介紹,中國紡織業一直在全球具有領先優勢,產能占到全球50%以上,而江蘇紡織產業總量35年來穩居全國之首。紡織業要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就必須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向“高端紡織”發力。在周曄珺看來,無錫具有深厚的紡織底蘊和工業基礎,南通是中國家紡名城,蘇州盛澤是中國紡織面料名鎮,握指成拳、凝心聚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端紡織產業集群,正當時。
高端紡織產業集群,如何鍛造?苦練內功是第一步。近年來,無錫一棉通過智能制造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今年還將繼續發力,完成對3個新型纖維特色產品生產車間的智能化升級,引進日本先進的寬幅織機,提高高端家紡面料生產水平。“智能制造是大勢所趨,但由于紡織企業投資大、利益薄,一些企業對智能化改造難免有畏難情緒。”周曄珺建議,為進行技改或智能化建設的企業加大免息、低息貸款等相應的資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助力企業加快智能制造進程。
“中國已經具有高端紡織品消費的基礎,但國內紡織品牌的認同度和影響力相對較弱。”對此,周曄珺建議積極引導企業研發創新,開發高品質產品,加強品牌建設,助力江蘇紡織企業加快創建出更多具有世界影響力、領導力的紡織名牌,培育一批高端紡織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