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興,34公里的太湖岸線,總面積約380平方公里的土地將以“科創”之名被重新定義。昨日,《宜興太湖灣科技創新帶發展規劃(2021-2025年)》正式發布。“一軸四谷三區多點”的空間格局,既是宜興集自我優勢發力科創之城的自信,更是宜興打造“太湖灣科創帶南翼動力源”的核心所在;“依山傍湖環氿攬川”的發展形態,既是宜興與生俱來的生態稟賦,更是宜興以科創貫穿發展,打造“長三角中心區科技生態城”的壯志豪情。
“立足科創帶,宜興目標明確,要打造成為擁湖環氿發展的生態標桿區、科產城人融合的人文示范區、科創資源匯聚的區域協同引領區、現代產業集聚的綠色循環先導區。”宜興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壽彬介紹。未來,科創因子的注入,將盤活產業、生態、人文、城市,科創將成為宜興城市新ip。
啟動“135”戰略,繪就科創帶發展藍圖
繪好一張圖,謀求新跨越。推進科創帶建設,宜興拿出了一份“135”戰略計劃。“1”為構筑“科產城人”融合的產業生態主線,“3”為創新驅動、創業推動、開放帶動三大動力,“5”即空間統籌、產業生態、雙招雙引、開放創新、生態賦能五大戰略任務。
在3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軸四谷三區多點”的空間格局賦予了科創帶無限的想象空間。沿寧杭高速公路、東氿大道、瀆邊線打造的科創帶創新發展聯動軸就是一根“大動脈”,在這根“大動脈”上,既有高端的研發平臺、創新型企業等科創資源“硬實力”,也有水城、山城特色景觀資源“軟實力”。未來,“一軸”帶動的是區域互聯互通、協同創新。
新莊科教谷、陶都科創谷、培源科學谷、環氿科技谷,“四谷”挑大梁,既是創新資源的集聚地,更是創新創業創意的輻射者。以培源科學谷為例,該區域將充分依托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產業優勢,在重大科研基礎設施、科創慧谷(宜興)園區建設等方面全面發力,打造產業技術創新策源地。而新莊科教谷更像城市發展的“智囊團”,將依托江南大學宜興校區、宜興大學城人才交流中心等平臺,打造科教智力資源高地。
“三區”即錫宜協同發展區、宜興環科園和宜興經開區,是“四谷”創新創業資源溢出的“承載者”,通過打造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成為科創帶高技術制造承載區。其中,宜興環科園將通過零碳創新中心、西門子能科制造中心、環保裝備標準化科技創新中心、碳金融的建設,打造“創新零碳谷”。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宜興的“多點”布局正是這樣特色鮮明而合力強勁。赫聯智能智造科創園、通用航空產業園、5g智慧小鎮……瞄準宜興現代產業發展體系,18個鄉鎮、街道都在太湖灣科創帶中找到了自己的發展定位,以一個個特色產業科技園實現多點聯動。
以生態為本、人文為魂的城市客廳,吸納一流科創資源
“規劃的編制必須要思考宜興有什么,也就是如何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將其打造成為宜興科創帶的硬實力、特色牌。”宜興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何曉進坦言。不可復制的生態優勢和人文優勢便是宜興建好科創帶的底氣與信心所在,以生態為本、人文為魂的城市客廳,吸納一流的科創資源。
打造擁湖環氿發展的生態標桿區,宜興所要著重的不僅是厚植生態基底,做好太湖水治理、藍天、碧水、凈土等這些生態環境治理硬杠杠,更是要為科創項目落地提供更好的空間支撐。眼下,宜興正在對城市內涵做深度的挖掘。未來,宜興將重點拓展南部休閑養生和特色文化體驗功能,加快打造西氿、團氿、東氿至太湖的水城特色景觀,以及宜南山區至宜城城區的山城特色景觀。
據宜興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宜興還將充分研究“瀆”形態,創新性構建生態空間與城鎮空間的有機融合,如環湖創客基地、湖蕩藝術村、數字村等新型業態,與濱湖馬山等地區錯位發展,為科創項目落戶提供更好的空間支撐。
優質的山水人文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最終要實現的,便是向科創發展動能的轉化。聚焦文旅功能與科創需求結合點,宜興將謀劃打造科技峰會、產業峰會等品牌大會,依托陽羨生態旅游度假區、大拈花灣等文旅項目加快發展高端會議旅游。而在這樣一個目標定位下,宜興更是提出打造“院士之家”創新平臺載體。據了解,“院士之家”前期以生態旅居村為重點,邀請和吸引院士、專家團隊來宜進行學術交流,未來拓展打造科研創新園,探索完善科研試驗區、創新服務區等功能,開展人才、技術、項目等對接。
加速“雙招雙引”步伐,實現科創帶建設快速破題
就在一天前,宜興啟動了太湖灣國際青年精英科創挑戰賽,而這樣的一次大賽,無論是政策配套的升級還是后期項目落戶保障,宜興都向外界透露了對于青年人才的渴望。
“建好太湖灣,宜興需要破題,更需要一些‘超常規’”。宜興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沈曉萍坦言。放眼長三角,宜興的科技創新實力水平還不夠高,創新資源的集聚度還不夠足。讓太湖灣科創帶的建設助力宜興“彎道超車”,雙招雙引是重要突破口。通過產業鏈招商、平臺招商,宜興要加快科技型企業和項目資源落地,打造整合優秀鄉賢、創新型企業家、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多元科技人才群體。
雙招雙引怎么做,宜興找到了一個主抓手——鄉賢。今年,宜興將重點實施“氿子興宜”工程,圍繞一支專班隊伍、一個鄉賢大數據庫、一場鄉賢大會等引導鄉賢回鄉開展科技合作、投資創業。除此以外,宜興還將探索實施“桑梓引才大使計劃”,邀約頂尖鄉賢擔任“引才大使”,為科創帶引才薦才。
據了解,為著力解決科創帶建設薄弱點,今年,宜興還特意制定了科技招商相關工作意見,對突出科創園區招商主體、完善平臺載體招商功能、發揮特色產業招商優勢等方面做出了明確規定。而利用鄉賢資源開展產業鏈招商,宜興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不久前,宜興召開了一次生命健康領域在外鄉賢座談會。會上,一批行業領域專家、企業家不但為宜興生物醫藥產業規劃提出了意見,更是謀求資源落戶,促成了宜興市政府與阿斯利康的全面合作,環科園管委會、海南醫理公司與上海勵成公司的合作。而這樣的模式將復制到宜興集成電路、新能源等十大重點產業,實現鄉賢優勢與產業發展的精準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