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河長制更快、更徹底解決了河道問題,從我們發現對方岸邊一家餐館偷排污、有生活垃圾到整治好,不到12天,而在以前,雙方溝通不暢,很可能要一個月。”昨日,正在巡河的江陰顧山鎮農村工作科科長顧文龍說。他所說的問題,在新沙河張家港經開區段,與顧山鎮僅一橋之隔。市河長辦信息顯示,我市已有39條跨界河道實現“兩市共治”,與蘇州、常州等建立了聯合巡河、監測、保潔、執法和信息共享機制,并在長三角率先開展太湖藍藻防控協作機制、長江水行政執法蘇錫常泰“兩岸四地”聯動機制,成為長三角水環境聯防共治排頭兵。
江南河道縱橫相連,上、下游或對岸的局部水質、岸坡問題往往會影響河道斷面水環境質量。區域一體化治理才是出路。2019年,我市與蘇州建立望虞河聯合河長制,在全省開啟跨界治水先河。在此基礎上,江陰與張家港、江陰與常熟、宜興與常州武進、錫山與常熟、新吳區與蘇州相城區紛紛制定兩地聯合河長制工作制度,通過兩地河長聯合巡河,有關部門聯合監測、保潔和執法,雙方信息共享,問題溝通更暢,治水協同性更強,推動河湖進入上下游統籌、左右岸聯動、干支流互補的治理新格局。
兩市鎮、村齊心共治跨界河的現象,在我市各地漸成常態。“請協調摸排水質異常原因,加快兩岸污水接管進度,加強河道環境長效管護!”去年12月4日,江陰河長辦致函張家港河長辦。原來,持續3個多月水質基本穩定在iii類的新沙河黃旗橋斷面水質出現異常,連續四五天都是劣v類。顧山鎮河長辦通過采樣檢測、現場巡查發現,張家港黃旗橋附近的餐館雨水口晴天流出黑臭水,且岸坡垃圾較多,遂報請上級部門協調處理。同月14日,張家港經開區李巷村委回函:黃旗橋附近餐館已被納入拆遷范圍,村委接到指令后立即對餐館責令停止偷排、處罰并封堵排污口,清理了岸坡垃圾。
在共同編制、實施太湖藍藻治理專項規劃,開展聯合巡查、執法的同時,通過技術輸出使相鄰水域提升治藻能力,是我市與湖州共建太湖藍藻防控協作機制的亮點。治理工程實施方——浙江德林海生態環境治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聰介紹,他們引進了無錫藍藻治理先進技術,每天6點開始用無人機對湖州太湖沿線航拍巡查,約2個小時后將湖面藻情等情況上報湖州五水共治辦公室。“‘五水辦’再結合衛星云圖,就能及時根據藻情、水流等合理分配藍藻打撈力量,打撈效率較原先提高1倍。”他們還引進了無錫擋藻圍隔等技術,在湖、河交界處新設圍隔6000米,并增設了3條加壓控藻船、5個加壓控藻平臺、30臺藍藻專用控流器等,實現了藍藻無大面積集聚的良好生態效應。這樣,與之相連的宜興太湖水域藍藻防控壓力也有效減輕。
去年以來,江陰長江水域取得非法采砂為零的佳績。這源于我市與蘇州、常州、泰州于去年建立的長江市際交界水域水行政執法巡查聯合聯動機制。今年“兩岸四地”聯合巡查由以前的每季一次轉為有需即查,目前已達3次,江陰長江采砂重點監控點位增加到24個點,對違法涉水行為加大了震懾力,筑牢了水環境保護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