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8點就停止播放音樂,文明志愿者還每天晚上巡查,防止不文明游園行為的發生。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小游園真是越來越讓人滿意了。”近日,惠山區洛社鎮張鎮橋村村民顧小皋對小游園發生的新變化贊嘆不絕。
然而不久前,這個新投入使用的小游園卻讓不少百姓感受到了幸福的“煩惱”。張鎮橋村小游園是洛社鎮新近投入使用的民生工程,占地面積近兩萬平方米,擁有兒童游樂園、健身廣場、休閑娛樂區、舞臺、公共衛生間等設施。自投入使用以來,每晚前來廣場散步、游玩、跳舞的居民近3000人。“小游園位于四個安置小區中間,這些小區里居住的是全鎮近1萬名拆遷農民。之前由于缺少活動場地,居民對建設小游園的呼聲很高。”村黨總支書記謝玲說。經過近一年時間的緊張施工,一座兼具休閑、運動、集會等功能的小游園建成啟用,立即受到小區居民及周邊村民的青睞。“每天晚上,廣場上有四五支廣場舞隊伍在進行跳舞鍛煉,跳舞群眾達數百人,十分壯觀。”謝玲道。
但活動人一多,新的煩惱又產生了。由于廣場舞音樂到晚上10點還不停止,音量超過標準,讓周邊小區里需要安靜休閑環境的居民十分煩惱。大家紛紛通過張鎮橋村微信公眾號上的‘洛事服務’平臺以及微信群、qq群等提出意見,僅噪音擾民一項就收到意見20余條,其他還涉及亂扔垃圾、小孩看管、廁所清掃等問題。“收到群眾反映的意見后,村里發揮即收即辦的作風,開始一系列的整改工作。”村委工作人員徐亞強介紹說,在對意見整理匯總后,村委連續召開了4次村民協商會議,邀請文藝團隊、村民代表、網格員等,就活動時段、音樂音量、游園環境、公共設施維護等進行協商,并制訂小游園文明活動的村規民約。村里還在線上線下發起“我是文藝‘巡查員’”志愿服務活動,招募了40名志愿者,每晚6點開始對小游園進行巡查,對違反規定的群眾進行勸導。
“從接到意見到辦結,不到一周的時間,這得益于洛社鎮‘智慧鄉村’建設的開展。”謝玲介紹說,圍繞“智慧鄉村”建設,村里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了人口基礎信息庫、空間地理信息庫、志愿者信息庫及統計分析模塊等智能化系統,并借助微信公眾號、qq群、微信群等平臺,在村委與村民之間搭建起了民意溝通的“連心橋”。僅今年,根據村民提出的意見建議,村委召開村民協商會議10余次,解決了一系列難題。“借助‘智慧鄉村’,讓村民提意見更便捷,讓村委辦事更順暢,鄉村振興的腳步也就更穩健了。”謝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