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旦,全市首條接駁地鐵與居民區的公交微循環線路——“天一萌萌巴”快線正式運營,第一次實現了公交場站與地鐵站出口無縫對接,有效解決了西漳西片區10萬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民生難題。不知不覺間,這條“公鐵接駁”線路已運營5個多月,當地百姓對此滿意不滿意?有什么地方需要改進?5月21日,惠山區堰橋街道政協工委圍繞優化“天一萌萌巴”運行及服務召開“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會,推動這項民生工程進一步走深走實。
線路何時覆蓋更廣?
這場協商議事會從體驗乘坐“天一萌萌巴”開始,政協委員們和市民代表、相關部門負責人從地鐵1號線天一站出發,沿著定制專線途經鳳賓路、天一路、石澄路等站點,一路感受著萌萌巴的便捷舒適。據介紹,自“天一萌萌巴”開通以來,每天清晨5點45分到夜間22點運行,班次間隔10分鐘—20分鐘,全天開行69個班次,有效解決了西漳西片區居民們與地鐵之間的“接駁”難題。
不過,一路上面對星羅棋布的小區和繁忙的車流、人流,大家明顯感覺到了公交服務的供不應求。惠山區政協委員高靜東多年工作、生活在當地,對交通狀況有較為真切的了解,他說,西漳地區的公交“盲區”還有不少,一些學校、醫院、菜場還沒有方便的公交站點,希望“天一萌萌巴”快線延伸到更多小區,惠及更多市民。議事會上,大家對公交“微循環”盡快擴充線路、擴大覆蓋面滿懷熱切期盼,紛紛出謀劃策。惠山區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鄧新海當場表態:“天一萌萌巴”快線增加線路的事情已提上議事日程,居民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意見建議一定會認真吸取、盡快落實。
效益怎樣充分發揮?
“平均每趟車有多少乘客?”“高峰時和低谷時情況怎樣?”協商議事會前的實地調研中,政協委員們與公交司機、乘客面對面交流,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數據。堰橋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政協工委主任徐睿介紹,此前已經組織掛鉤該街道的市、區政協委員進行廣泛深入的調研,并開展集中視察和座談,發現了“天一萌萌巴”快線運營5個多月來暴露出的一些問題,比如老百姓的知曉率還不算太高,地鐵站內缺少醒目的乘車引導標識,導致很多市民不知道在哪里乘坐,能乘坐到哪里;電子支付系統還有“盲點”,目前只有公交卡、市民卡和支付寶可以支付,微信支付還無法使用,等等。
如何讓“天一萌萌巴”快線充分發揮效益,是委員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市政協委員王海蘭說,目前的客運量并不十分理想,且高峰時段與平時客流量差異較大,既不利于公交企業降低運營成本,也難以最大程度體現社會效益。她建議在服務“軟件”上多下功夫,增加引導標識,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市民乘坐。惠山區政協委員王國清則建議,利用大數據靈活調配車輛,并對班次間隔、頻次等進行優化調整。“政協委員和市民代表的呼聲,我們一定回去好好梳理,能解決的盡快解決!”在場的無錫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紀明說,下一步將根據運營中反映出來的問題,進一步優化服務,讓這條“公鐵接駁”線路發揮出最大社會效益。
設施可否更加完善?
惠山區政協委員江曉偉是家住當地的一名企業家,他說,“天一萌萌巴”快線投入運行后,自己輕松了不少,“以前兒子坐地鐵回來,要我開車去車站接,現在他自己坐車就可以回來了。”不過,“輕松”下來的江曉偉并沒有忘記以一名政協委員的視角觀察“天一萌萌巴”的不足之處,他在調研中發現,有的“萌萌巴”站臺比較簡陋,沒有遮陽棚,百姓候車體驗不好。江曉偉的話,引起在座政協委員、居民代表和政府相關部門人士熱烈討論,大家舉一反三,認真研究如何完善“天一萌萌巴”沿線的基礎設施,從指示標識、站臺配置,議到便民設施、文化氛圍等,一個個站點新藍圖在討論中漸漸成形。
堰橋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局城管負責人費赟介紹,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支持下,對“天一萌萌巴”沿線15個站點的升級改造已經有了明確的計劃,聘請專業設計公司對這些站點設計了具有遮陽擋雨功能、且體現堰橋和西漳地域文化特色的公交站臺。這次“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會上政協委員和市民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一定會在改造方案中得到體現,新的站臺將在8月底建成。不知不覺間,氣氛熱烈的“商量”進行了2個多小時,大家關心的問題一一得到落實,徐睿表示,接下來將會同公交公司、地鐵集團、交通管理部門,把“商量”出來的結果逐項落實,讓“萌萌巴”快線發展得更好,讓當地百姓得到更多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