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鎮村工業園區面廣量大、情況不一,園區升級改造千頭萬緒,是一個復雜且艱巨的任務,有了政策研發部門的‘保駕護航’后,相比以往,工作路徑和工作標準都清晰了很多。”不久前,江陰啟動了工業園區升級改造三年行動,緊接著,一份由該市發改委政策研發科牽頭制定的相關政策研發責任清單就“派送”到了各條線,手拿清單,該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如此感慨。
據悉,江陰市發改委政策研發科在年初成立,成立這樣一個新部門究竟為哪般?江陰市發改委副主任許瑞剛告訴記者,這個部門之前在無錫地區沒有,周邊地區也很少見,在定位上,該部門將緊緊圍繞江陰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突破的瓶頸,牽頭協調相關部門制定出臺可操作、可實施的具體政策,真正做到政策研發為產業發展“量體裁衣”。
“就拿工業園區升級改造來說,各個園區情況各不相同,只有明確路徑、選對方法,才能幫助基層解決能不能干、怎么干和干到什么標準等問題。”該市發改委政策研發科科長徐衛軍說,為此,他們建立了政策研發聯席會議機制,對浙江順德涉及村級工業園區升級改造的80余份政策、細則進行了研究,并梳理出可供參考的配套政策文件41項,此外,還特別梳理了國家、省、 無錫市、江陰市等各級出臺的相關政策45項,“責任清單中的每一項任務,適合參考哪些政策文件,都一目了然。”
有了更多的參考和依據后,政策形成的速度大大提高。從徐衛軍口中,記者了解到,針對此次江陰工業園區升級改造,他們按照土地資源統籌、財稅支持、審批服務、園區建設管理等4個方面12個類別,初步明確了重點研發的31項具體政策文件,并明確了相關責任部門和文件出臺時限,以清單化方式推動政研工作落實。清單出臺不到一周時間,就有近10項政策文件由相關部門牽頭起草并形成了初稿。
“其實,能夠因地制宜、精準落地的政策,才是好政策。”許瑞剛透露,為解決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問題,推動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能夠及時享受各項惠企政策,他們還在探索開發打造江陰“政策計算器”功能平臺,以大數據等手段采取多層級多部門的惠企政策,通過算法實現政策的精準配送,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