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建設,農房改善是重頭戲!近日,我市就推進現代“美麗農居”建設出臺相關意見,明確到2025年底,全市約七成規劃發展村的農房要煥新,其中市區基本完成,江陰、宜興各完成60%左右,再用3—5年全面完成,形成白墻黑瓦、清清爽爽的“新江南人家”村落,城鄉空間布局全面優化。
上一輪農房改善始于2018年,至去年底107個試點村完成建設,以整村建設為主,近8000戶農戶直接受益。“此輪農房改善更注重按城鎮化發展規律統籌、分類推進。”市住建局相關人士說。50戶以上的規劃發展村都要建“美麗農居”,其中城郊融合類村莊要以新建、修建為主,房屋質量差的實施整體更新改造;特色保護類村莊以修建、整體改善為主;集聚提升類村莊要向鎮(街)集聚。“這樣按人口規模、區域環境等分類‘施治’,可更有效節約利用現有資源,加快推進速度。”
高水平規劃推進,是此輪農房改善的重點。據悉,我市將加快編制市(縣)、區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并細化到明確村莊建設用地范圍、村莊四至范圍。“邊界、可利用的土地等資源定了,村莊才能更好地謀篇布局。”市農房辦人士說。我市還將推動各地以現代理念、一流標準加強鄉村水電氣等配套建設,合理設置黨群服務、教育醫療、文化體育、健康養老、生態公園等設施,使鄉村居住的舒適度、便利性和城鎮接軌。
針對部分農民認為當前建房成本高以至于建房動力不足問題,我市將推出種種創新舉措。對于進入城鎮意愿強烈、主動放棄宅基地安置的農戶,將探索宅基地置換商品房或一次性貨幣補償方式,以更好地盤活存量閑置用地。對于整村新建的農房或愿意將宅基地置換給村集體用于項目建設的,將探索宅基地有償使用、競價選位機制,推動宅基地公平合理使用。據悉,我市還將引入市城建發展集團等市屬國企參與農房改善,探索籌建“農房銀行”,通過完善宅基地確權、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環節,讓農民將宅基地使用權流轉給村集體或國企,發展符合鄉村特點的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文化體驗、康養服務等新產業新業態,激勵農民積極參與農房改善。
“美麗農居”建設資金保障亦將加強。據初步測算,市區按2020年鎮村布局規劃,50戶以上規劃發展村有139個,按3萬元/戶的標準預計需資金4億多元。我市將深入實施土地出讓金收益依規用于農業農村政策,推動各市(縣)區強化資金保障,實施建立村莊規劃經費保障機制等舉措,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對于農房改善資金有缺口的農民,我市還將鼓勵更多商業銀行創新金融產品,簡化貸款手續,加大免抵押、低成本的金融產品投放力度,滿足農民建房、裝修方面的合理貸款需求,有高度、有溫度推進“美麗農居”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