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無錫物流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忘記密碼?

    當前位置: 首頁 >  物流資訊  >  行業新聞  > 中國經濟發展后勁很強韌性很強

    中國經濟發展后勁很強韌性很強

    2022/3/6 14:53:41

    來源:互聯網

      5日舉行的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財政部部長劉昆、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回答了社會關切的熱點問題。

      不搞“碳沖鋒”和運動式“減碳”

      穩妥有序推進實施102項重大工程

      “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決心、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繼續保持我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實現全年目標任務。”在5日舉行的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回答記者提問時說。

      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114.4萬億元。“一年gdp增加了13萬億元,這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是第一次。”何立峰說,按美元計相當于二十國集團中排名第六或第七位國家的經濟總量水平,這在世界經濟發展歷史上也是第一次。

      “這說明,中國經濟發展的后勁很強,中國經濟的韌性很強,市場主體的活力和抗風險能力很強。這也是實現今年gdp增長5.5%左右預期目標的信心所在、基礎所在。”他說。

      何立峰說,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從國情出發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何立峰說,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們自己必須要做的一件大事。通過推進“雙碳”工作,可以創造非常多的發展機遇和商業機會;可以有效促進生態環境改善,提高廣大城鄉居民生活品質和生活質量;可以為子孫后代謀幸福;可以為落實巴黎氣候變化協定作出中國貢獻,體現負責任大國擔當。

      “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將對生產生活方式產生巨大改變。”何立峰說。

      “我們不搞‘碳沖鋒’,也不搞運動式‘減碳’,有力有序有效推進‘雙碳’工作。”何立峰說。

      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十四五”規劃,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

      “‘十四五’規劃確定的102項重大工程,是個‘大套娃’,目前已分解出2600多個項目,正在穩妥有序地推進實施。”何立峰說,精準把握投資重點,加快推進基礎設施補短板、“雙碳”、新興產業、老舊設備更新等重點領域建設;重點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加強養老、托育、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領域投資等。

      推動積極的財政政策落地見效

      今年退稅減稅的規模將達歷史上最高

      財政政策、赤字率、減稅降費……5日提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多項今年的財政工作安排,備受社會關注。在當日舉行首場“部長通道”上,面對記者關心的財政熱點問題,財政部部長劉昆第一時間給予回應。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如何理解?如何落實?

      “這是黨中央統籌國內外形勢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是一個有機整體,總要求是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著力點是加大對沖、提升效能,落腳點是托住宏觀經濟大盤。政策安排兼顧了力度與節奏、當前與長遠、發展與安全。”劉昆說。

      推動積極的財政政策落地見效,財政部門已做好準備。

      “我們將精準研究每一項財政政策,精心安排每一筆財政資金,早出臺政策,早下撥資金,早落地見效。同時,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既保持必要力度,支持經濟恢復發展;又預留政策空間,應對今后可能出現的風險挑戰。”劉昆說。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今年赤字率擬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調。這是否意味著財政支出強度減弱?

      “赤字率適當下調,是保持財政可持續的重要舉措。通過統籌財政資源,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支出強度不僅不會下降,而且比去年會有較大的提高。”劉昆說。“財政支出強度是有保障的。”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今年的政策有哪些看點?如何保障“真金白銀”送達企業?

      在劉昆看來,今年退稅減稅的規模將達歷史上最高,約2.5萬億元;政策發力更加精準,制造業等6個行業的退稅減稅規模將達1萬億元,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受益受惠規模也將超1萬億元。

      他介紹,增值稅留抵退稅是今年減稅降費的主要措施,通過提前退還尚未抵扣的稅款,直接為市場主體提供現金流約1.5萬億元。與此同時,中央財政大幅增加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幫助地方緩解減收壓力,保障減稅降費政策落地生效。

      目前糧食供給總量充裕

      有能力保證14億多中國人每天到點開飯

      當前夏糧生產形勢如何?耕地保護如何落實“長牙齒”的硬舉措?5日舉行的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上,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回應社會關切熱點。

      唐仁健表示,近兩年,受疫情、災情疊加影響,大家對“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句話有了更深更真切的體會。

      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之一。

      “這是給我們下的‘軍令狀’,是必須確保完成的硬任務。”唐仁健說,今年的糧食生產確實面臨很大困難,去年五省受罕見秋汛影響,冬小麥晚播面積占了冬小麥總面積的三分之一。盡管面臨苗情復雜情況,但農業農村部門依然有信心有決心打贏保夏糧奪豐收這場硬仗。

      “目前我們糧食供給的總量充裕。今年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83公斤,比去年的474公斤增加了9公斤。在總量的保障下,我們有能力保證14億多中國人每天到點開飯,而且飯碗能夠越端越穩,也吃得越來越好。”唐仁健說。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如何切實管住、管好?

      唐仁健表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實行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的一系列規定和有關法律法規,要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繼續加大公開曝光、掛牌督辦、追責問責的力度,進一步增強體制機制和執法的剛性約束:

      ——管數量。農業農村部門積極配合自然資源部門,確保18億畝耕地實至名歸。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的順序,劃好三條控制線。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足額帶位置逐級分解下達,由中央和地方簽訂責任書,實行嚴格考核、一票否決、終身追責。

      ——提質量。今年將新建1億畝高標準農田,加大黑土地保護和鹽堿地綜合利用力度,啟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

      ——控用途。要落實利用的優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糧食生產,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于糧食生產。

    上一篇:優化布局提升質量 辦好群眾滿意的衛生健康事業

    下一篇:這是本分類下的最后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