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輪中央環保督察指出,江蘇省太湖流域生態環境依然脆弱,藍藻大面積暴發的風險隱患依然存在。在太湖污染源中,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因村莊形態復雜、點多面廣,治理難度較大。在力求更高水平實現“兩個確保”的背景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越來越成為關注的焦點。近年來,無錫市連續多年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納入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和高質量考核目標,久久為功、扎實推進。
為改善太湖流域水質,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提質增效行動,每年新建和改造一批治理設施,污水治理覆蓋率和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常效運行管理機制逐步健全。據了解,我市太湖一級保護區農村生活污水基本納入城鎮污水管網,其他區域村莊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率基本穩定在90%左右。
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中涌現出一批示范工程。來到鵝湖鎮彩橋村釣溝浜,新建的日處理能力55噸的污水處理設備正在運行中。收集后的污水經過凈化處理,能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村民們表示,地埋式生活污水收集處理點取代了原先露天敞開、異味明顯的化糞池,村莊環境和周邊水質明顯改善。離釣溝浜3公里以外的松芝村西茅莊,污水處理設備因建設年份較早已無法正常運行,在系統摸排和科學設計的基礎上,當地對原管網進行了疏通及更換,老舊設施也被拆除,新的處理設備運行后一改往日污水橫流的現象。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面廣量大,為提高運維管理效率,我市充分發揮物聯網研究應用優勢,開發建設了集多功能于一體的農村生活污水智慧監管平臺。以錫山農村生活污水智慧運維平臺為例,污水處理設備的運行狀態都能通過平臺實時反饋,運維相關的表單、統計數據均可實現無紙化操作。“當設備發生故障、數據異常等情況時,平臺會啟動報警機制,運維人員接到派單后必須立刻到現場巡查,進行校準、維修、耗材更換等工作,以保障污水治理設施正常運行。”相關人員介紹。
以往,融資方式受限是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一道“攔路虎”。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多元化投融資模式,優選水環境治理專業企業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如江陰和宜興采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投資、建設、運營及管理上取得了良好效果。錫山區聯合省環保集團與本地國企共同組建投資主體,按照“一年投資、八年收益”,走出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改造的“錫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