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12 9:46:43
來源:互聯網
“一名乘客在公交站臺中暑了!”11日中午12點多,市急救中心接到急救電話,迅速派車前往。記者昨從該中心獲悉,受多輪高溫天氣影響,7月1日以來,接救的中暑患者為去年同期3倍。市急救中心人士提醒,不管是在戶外還是室內,不管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要盡量避開引發中暑的“三要素”:高溫、高濕和通風不良。
當天正值正午,戶外陽光下氣溫高達50℃以上,一名乘客在公交站臺等車出現了意外。趕來的急救醫生馬上為他測溫,體溫近41℃,病人處于昏迷狀態。急救醫生迅速給他吸氧、頭頸部和腋下放置冰袋物理降溫,監測生命體征,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送往醫院。今年7月至今,熱浪一波連著一波,8月10日,省氣象臺升級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高溫天氣使中暑病人明顯增多。據悉,7月以來,市急救中心共接救中暑病人近220人,去年同期僅為70多人,今年最多的一天共接救30多名中暑病人。
市急救中心急救科科長馮朝霞介紹,以往多為戶外作業、家中老人因節儉不開空調引起中暑,今年搶救的中暑病人形形色色,有的在工地電梯里中暑,有的在駕駛卡車時中暑,有的夏練三伏中暑,且很多都是年輕人。這是由于在通風條件不好的環境中,人體產熱大于散熱,體溫調節機制嚴重失衡所致。
市二院急診科主任屠蘇也表示,從7月中旬起,因中暑被送往該院急診的患者比往年同期明顯增長,前不久,該院還搶救了一名熱射病老人。經過一系列搶救后,患者生命體征趨于平穩,被送到重癥醫學科繼續進行生命支持治療。她提醒市民,35℃以上應盡量避免或減少戶外活動,尤其是老人和孩子體溫調節能力較弱;市民出門應避開高溫時間段,出門戴寬沿帽子,打遮陽傘,選擇淺色、吸汗、寬松、單層衣服,避免長時間在太陽下行走,多補充水分;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車內。市民在高溫天還要注意觀察身體變化,如出現頭疼、頭暈、口干、汗多、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要立即脫離高溫環境,到陰涼通風處或空調房休息,喝淡鹽水或運動飲料,看情況是否緩解。如上述癥狀持續不能緩解,或體溫超過38℃伴大量出汗、心慌胸悶、惡心嘔吐等癥狀,建議立即去醫院;如果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甚至暈厥昏迷等情況,立即呼叫“120”送醫院搶救。
熱門動態